一个星期前的某个晚上,我把换过一次内屏、外屏支离破碎、后盖破了个洞的Fold2放在了洗手台边上,随着一声清脆的响声,它掉到了地上,边框着地。

本以为内屏没有接触到地面,应该问题不大,直到我把它捡起来仔细端详才发现它的屏幕在转轴处有一道黑色的裂痕,触摸也开始变得不正常。

开合了几次之后,裂痕开始向外扩张——内屏漏液了。我有幸目睹了屏幕左右的分隔过程,留下了中间一道缓缓扩散的黑河。

我寻思着再换一次屏幕又得3千块钱,两次加起来都能买小米旗舰了,先前不想换手机是因为处理器问题,从骁龙换三星工艺的888开始一直到8gen1,能耗比就开始开倒车,发热也变得严重起来,对于我这种不喜欢把电浪费在取暖上的人来说有点难以接受,而现在最新的骁龙8+变回了台积电工艺,何不试一试最近被吹上天的小米12SU呢?

突然才发现,这是我这辈子第一台除了苹果和三星之外的手机,而我对于iOS和安卓的实际体验也停留在这两个品牌上。

在使用了一年多Fold2后,我换回了直屏手机,这次一步到位上了最顶配12+512的版本,摸到真机还是得感叹这镜头是真的大,手机是真的好看,而且我基本不打手机游戏,所以素皮后盖对散热的影响对我来说不重要。屏幕是上置中心挖孔,出厂自带水凝膜,显示效果还不错,2K 120hz拉满,和三星差不多,但是没有DC调光。

一上手单屏手机突然察觉了一个与折叠屏极大的差异,那就是视频不再能在竖屏时很好的播放了,因为屏幕长宽比的问题,fold2在内屏展开的情况下无论横屏还是竖屏都能使视频的显示面积与一台普通大小的手机相当,也就是在使用折叠屏的时候你不再需要在刷视频的时候频繁旋转手机,使用体验上好了太多,一换这巨大的区别有些不适应。

影像

手机的摄影性能就不用说了,直接拉满,三个摄像头都是主摄级别的大底,其中广角是一英寸5000w像素的新底,超广和长焦是1/2英寸4800w像素的底,美中不足的是广角是23mm,对我来说有点太广了,但估计小米这么做应该是受限于体积的妥协。

12SU是我用过算是算法介入最为”收敛“的手机,大部分情况下不会选择硬拉高光阴影从而把画面变得很平,它会有选择的优化,让它更加符合相机拍出来的影调,反观三星,拍任何有一点点蓝的东西都会被优化成非常蓝,阴影会被拉低成接近死黑,高光会被拉高到接近过曝——就很奇怪。但小米的HDR并不比三星优秀,拍摄运动物体会有明显重影,曝光时间长的时候物体还会变透明,而三星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简单用了几天,首先相机体验上它能稳稳甩开三星几条街,快门释放迅速,可以说是仅次于苹果的存在,同时我也注意到这颗一英寸底,f1.9光圈带来的虚化,是无与伦比的浅——虽然等效全画幅仅仅是f5.1左右,不算大,但在手机当中绝对是目前物理虚化第一的存在,基本上两米以内拍的东西都能看到虚化的存在,再加上新的色彩科学加持,真的可以部分替代像是理光gr这样的口袋ps机。

其次是长焦,f4.1的光圈不算大,1/2英寸的底也不是很大,从小米10Ultra开始用到现在,调教的还算不错,虚化光斑是方形的,二线性很严重,最近对焦距离一米以上很远,但120mm的等效焦距是真的好用,画质也可圈可点,只可惜夜间就会噪点爆炸了。

超广角没啥好说的,因为主摄已经23mm了,除非距离实在受限,否则我都会选择画质更好的主摄,到目前为止我用超广角拍的照片就没几个。

非常有意思的一点是,相机23mm到120mm之间没有一个硬件的镜头做衔接对大多数人来说跨度有点太大了,但主摄的2倍裁切画质意外地不错,和苹果4800万转1200万点对点输出不同,小米是直接裁切,如果能做到点对点输出可能画质会更上一层楼,毕竟裁完都可能比大多数手机的底大。在2倍以上5倍以下的焦段上,手机会采取长焦融合的方式来提升中心画质。

可惜录像方面有点小问题,虽说它的综合能力比三星有过之无不及,但它防抖居然不能关闭,强行电子防抖,我想单纯用光学防抖都不行。

软件

这我还真得狠狠吐槽一下,小米冲击了那么多年高端,居然连广告都没有去掉,首先预装软件就有快10个,还个个都有广告,连系统软件都有,虽然能关掉,但这上手体验属实没有高端机的感觉。

软件使用上,有些奇奇怪怪的小bug,比如双击电源键打开相机,它同时会执行单双击的两个指令,也就是解锁/锁定+打开相机;因此假如你在解锁的情况下通过电源键打开相机,退出来会发现屏幕锁上了,也没法直接查看之前拍的照片,反观三星,单双击指令分开,双击不会锁定,屏幕关闭的时候双击也只是会打开相机,而不是先执行单击电源键点亮屏幕的指令然后再打开相机。

目前发现的其它bug还有:录入卡片会强行把双击电源键更改为打开NFC卡片,没法取消;相机的扫描二维码功能死活打不开;HEIF模式没法添加水印。

系统功能因为先前安卓里边只用过三星,那么我就拿三星来举例子,三星的分屏有多种呼出方法,可以从屏幕左右上角下拉小窗,亦或者使用侧边的快捷栏把程序拖进来小窗,小窗的应用也可以直接变为全屏/分屏,全程不需要离开当前应用,同时可以自由变化窗口的比例;而小米的分屏就很死板,虽然有快捷栏存放应用,但有很多应用不支持小窗,并且小窗只能存在一个应用,拖到右上角缩小,再呼出小窗会把上一个挤掉;分屏就更加“原生”了——进入多任务,选择小窗/分屏。说到侧边栏,三星的侧边栏可以添加其它功能,而小米便只能选择小窗。

还有控制中心和通知栏非得分成两个模块,左右滑动来切换,这就导致在通知栏上往左划并不会消除通知,而是切换到控制中心,往右划才可以消除通知。

最离谱的是,私密相册的功能必须打开云同步才能使用,而且没有任何办法可以关闭主相册和私密相册的同步——私密相册的意义难道不是保留在本地吗?

除此之外,三星的官方功能和小米互有得失吧,三星有能记录所有通知的notice star,甚至微信的撤回都能查看;小米的门禁卡模拟可以录入很多三星录不了的卡,比如校卡地铁卡,而且真的能用。

该骂的骂完了,接下来该夸了。

首先是系统流畅度,我从来没见过哪台安卓手机能做到平时使用99%不掉帧、冷启动和热启动一样快,这台12SU是第一台,平时使用丝般顺滑,不像三星,开多几个应用就开始有点顿卡,相机启动也开始变慢,在它小窗多任务的能力来看,感觉像是系统优化的问题。

然后是续航,我为了防止自己过于关心电量,都会把百分比显示关掉,我用的这几台手机是一台比一台续航好,三星Fold2能支撑我从上午8点用到差不多傍晚,而12SU可以完完全全支撑我从早用到晚,再加上67W快充,很多时候插上几分钟就能再用一个小时,几乎没什么能让自己担心电量不够用,最重要的是它没有Fold2的虚电问题,即最后5格电掉的比满电时的一格电还快。

还有些显著改善用户体验却不那么明显的点,比如信号,比三星好了太多——至少不会一天内出现好几次有信号没数据,或者WiFi没网络还不切流量了。

生态

系统软件生态是阻止我换品牌的另一大原因,三星有很多极为优秀的原生软件,换到小米就没了,比如三星音乐,三星笔记,三星相册等等,小米虽然有对应的软件,但在体验上没有前者好,更何况很多数据都没法互通(动态照片只能在同一个品牌里看到;笔记软件也不能互相转换)

有些软件倒是能给其它手机装,比如三星浏览器,还有三星健康,Fold2我还打算留着继续用,所以应该还行。

总结

大部分人买这台手机估摸着应该都是冲着相机来的,当然小米也没让人失望,它的相机性能的确可圈可点,日常体验上也不落下,几乎是没有短板的水桶旗舰。

22/11/24 一个新的发现:小米的系统UI机制有点往苹果方向靠的味道了,也就是系统对于用户(触摸)响应的优先级高于媒体以及服务。虽然实际上可能逻辑还是安卓的那套逻辑(服务大于触摸),但在我点开QQ发现UI开始缩放却在等待QQ启动时的那点迟钝就能发现一些端倪,即系统已经在响应了,但软件没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