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的开始

7月的酷热是夏给出的答卷,鬼使神差地,我决定与007和网络上认识的两位好友来一场跨越多地的旅行。
初中那会日子过得有点浑浑噩噩,我没什么自制力,很想一觉睡过那些每日的重复劳作。
那是初二下学期某个平常的夜晚,我们的相识纯属机缘巧合,和007在常玩的游戏中匹配到了几位队友,一盘结束后发现还挺聊得来,便加入了他们队中,至此认识了伞兵和宇涛。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老天爷的眷顾,要是错过了匹配的时间,哪怕是一秒钟,我们人生的道路就再也不会相交。
伞兵先前与我和007有过一次见面,他说过几天要经过深圳,想着要不几个一起玩的聚一聚吃顿饭,我们没多考虑就答应了。
明月之下,相聚个斑马。虽说早知伞兵已经成年,但长相还是和设想中的高大有些许出入,有些许“发福”,或许还多了一丝憨味儿,不过声音依旧是同语音软件里听到的那般有磁性。
宇涛和007他们玩的较多,我因为初三下没怎么碰电脑,只在群里有过几次对话,不过他倒是与我们一样同是初中生。
时间快进到20年7月,还是在每周地和小学相识的几位好友出去骑车,有时是深圳湾,有时是欢乐海岸。
车轱辘忽快忽慢地左右摇摆着,路灯下躺着几撮人影,没有秩序,只有豪放和无脑,海风吹着只言片语,什么游戏开发,和女朋友的新进展,亦或者停下来搓两把吃鸡,给生活喘口气。
或许是单纯地急于心切,时间被确定在了中考结束的第二天,打算立即领包逃离中考留下的烦恼。
零
我想要带上那台富士相机,用充满胶片味的照片记录下那段时光。“就如同刚开的鲱鱼罐头那样对味儿。”
作为一台复古旁轴,显然没啥能比它更有逼格,当初在那之前体验了它亲兄弟XT-4带给我的乐趣,意犹未尽,便选择了它。
收拾东西之余偶然望见了躺在角落防潮箱里的禄来单反,它体形巨大外形硬朗,仿佛在不断地挑拨着我,犹豫了几秒钟,我便带上了它们全家。
作为一台胶片相机,它充满了各种毛病,无论是笨重的机身,算不上精准的测光还是蹩手的按键布局,每一个都在打消着我想要将它带出去的念头,可是它拍出来的照片实在是太香了引人入胜,让人看了止不住惊叹。
多亏外公是深度器材发烧友,我有幸从他的手中继承了一套完整的120中画幅系统,禄来6008AF机身,施耐德40mm F3.5、80mm F2.8、180mm F2.8镜头,每一只等效下来都足以让全画幅器材流口水,当然身体也是。
没做过多心理准备,心里默念着“比起不做的后悔要选择做了的满足!” 我为这台尊贵的禄来购入了头等舱的入场券——行李箱专用的器材包和0.5铅当量的防x光袋。
“之前还愁那么大个箱子该装啥呢,现在我直接好家伙,轻巧的背包客?不存在的。”
一时间房间内外摊起了大大小小的物件,从要支撑数天的衣物到各类摄影器材和——一台搭载GTX1066显卡的高性能哑铃游戏本及它的配重角电源适配器!(不会真有人想着旅途中抽空打游戏吧)显然就是我,我是高估了自己的携带能力。

大致收拾妥当后,行李箱有20公斤重,背包也已装满,可谓是健身良机(并不)
一
出发的前一天,007来到我家做最后的准备,那天熬到了很晚,没睡多久就天亮了。
清晨的空气异常清爽,把考试升学什么的全部抛在脑后,提上行李背上包,胸前挂着相机去了火车站。
或许是在深圳待得过久的缘故,以至于影响了我对南方风景的认知,最初想着在中国旅行应该没什么特别好的景色,谁知一开始便遭到打脸。
旅途的开始是沿途风云变幻的景色,浮云交织,稻田衬托着蓝天,水面映射着白云,有一幕让我想起了《天气之子》,另一幕让我想起了《缘之空》。我喜欢这样的感觉,自然,没有现代文明的影子。
有人说“旅途中的每一刻都别眨眼,否则一定会错过许多精彩。” 我想他是对的。
三个多小时的静坐换来的是换个地方继续坐,待到出租车把我们送到民宿“附近”已是正午,我和007开始在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开始找“厦大学生公寓”,很明显,这是缺德导航坑蒙拐骗的好时机。
沿途的客栈皆是乌龙,过了几道下坡的弯,007仗着自己行李箱硬可以当坐骑滑,留下独自慢行的我。
游荡许久,我开始骂自己是吃饱了撑着把那么多东西塞进行李箱,整得上个台阶都费劲。
最终咱俩停在了路旁决定找民宿老板问个路,正恰巧老板不久要途经此处,便让我们搭个便车一起过去。
车停在了巷子的交汇口,拐过几个辨识度挺高的弯就看到了民宿。民宿老板办完手续并简单讲解了下迷宫走法后就离去了。
到了房间早已汗流浃背,打开电脑,点起外卖,挥霍掉了等待伞兵到来的那两三个小时。
说到游戏,旅途中搓两把3A的美梦也就停留在了梦的阶段,起初要在房间里找个能安稳放电脑的地儿就不太可能,这儿三十来平方米,除开两张床和床头柜,剩下的就只有电视下那一条极窄的“桌子”了。更何况,伞兵根本没带电脑…
伞兵的到来已是黄昏十分,草草的收拾了一下,带上斜挎包出了门,打算去看一下厦门的夕阳。
走出巷子,直射的烈日被茂叶折损了数分,逐渐变得柔和,这里的人少了一线城市带给人的那种紧迫感,显得更加无虑。
这次导航良心发现,没差地把我们带到了附近的海滩。
海浪拍打着沙滩,落日的余晖照应出游人的剪影,照耀之下,上演着一场宏大的三维投影戏。尽管岸边的沙子刻印下了游人行走的痕迹,却依旧有着漂亮的横纹,我们朝着附近的一处小坑走去,仿佛那里才是可见的落脚点。伞兵掏出了他的大宝贝无人机,随着一声蜂鸣逐渐远去,007也拿出了他的体育神机尼康D3走向远处的礁石,留下我独自一人躲着浪花在水洼边游荡。
这就是日落的海边,肆意的情绪与空白的大脑交融的地方。
作为最初的“踩点”,我并没有带上什么大家伙,只有台较为趁手的旁轴X100V和带着标变的Nex7。
出游那么多次,少了老伙计Nex7总觉得有点不合适,看在它既不站位置也不重的份上,还是带上了它。
把玩了两天的X100V,发现虽然机身上满是操控感十足的机械拨盘,我还是喜欢把啥都放在自动档上,偶尔更改下曝光补偿和快门速度,剩下的交给相机,我只顾按快门就好。
太阳继续下沉,倒映在地面上的影子不断拉长,空中唯一的热气球与周围低矮的楼房成就了一幅壮丽的拼贴画。伞兵的无人机叫嚣着飞了回来,与周围的小孩一并喧闹,迎接着夜的到来。
二
翌日中午,伞兵到巷子间的一家便利店买水,不经意地提起了排在店门口的那些电瓶车,殊不知那将是接下来的坐骑。
几十块钱租金,三个人骑着电瓶上了路,途经厦大,甚至还捡了台手机。
物归原主,已烈日当空,吃惊于小食街都没开门的同时,找了家日料店坐下。
这家日料店由一对夫妻经营,店内少有地安静,听他们说这儿可是晚上最热闹的地方。
歇息片刻,准备去大学路旁的寺庙里逛逛,谁知那天寺庙不开门,伞兵掏出他的Mavic Air2飞了进去。
与此同时,一位声称自己是出租车司机的“热心”大哥看到了我们的电瓶车,走上前来提醒说交警在抓骑电瓶的,要骑得等到晚上交警下班了再骑,说着便掏出地图开始讲解怎么游厦门。
虽然有点奇葩,但还算得到了些有用信息,道谢后我们骑着电瓶回到了民宿。
再次出发,带上禄来去看夕阳,骑着电瓶前往曾厝垵,笨重的电瓶车在狭窄的阴间小道中穿行,我最讨厌摩肩接踵人流混乱的步行街,全程只想着赶紧逃出去,最终,到了大门口才弄清咱原来是经由某个无名小巷跑到了大门。
在这儿,人文气息直接点满:通往海边的天桥上,靠边坐满了人,在黑色麻布袋子前吆喝兜售着粗制滥造的小玩具。不知何处的人大喊了声“城管!”,一瞬间“老道”商人拽起布袋的四角一拉,形形色色的玩具不见了踪影,留下只略微下垂的黑色布袋。
正好赶在落日之前赶到了海滩边,这儿的沙滩更加平坦开阔,游人也更为稀疏。视线中矗立着两座高楼,耀眼的落日被夹在两栋楼中间,不一会天开始变暗,伞兵接着玩他的无人机去了,我则找了处平地架起了相机。
玩中画幅,就得沉得住气,耐得住心,拍反转片更是如此,取景、对焦、测光;切记,一回合满打满算只有12次机会。
禄来6008的自动化程度极高,作为后期的AF版本,理论上所有参数调整都可交由机器自行解决。可惜说巧不巧,正因为手里的这台机子问题出在了最关键的测光上,便只得从燃烧快门的快拍机转为兼爱非攻的慢拍机。。。
镜头前的救生员躺在沙滩椅上仰望着天空,在海的面前心旷神怡,全身上下书写着“惬意”二字。真羡慕他能每天享受这样的宁静,或许在他们眼里,眼前的景色才是他们想要逃离的呢。
我深知自己对生活的短暂逃离不会长久,为此肆意地释放着快门,希望能将它们深深地刻印在银盐的纹路中。。。
三
跌宕的海面怎能少得了帆船呢?
诚然,我们仨中没一个会开帆船,便当了回乘客,体验下潮湿拂面与当空曝晒的全家桶。
掌舵三下五除二踏上了那条船,解开束缚船帆飞扬的缰绳,回头说了声“贵重物品放船舱里哈~”
最终我们当然没把那话当回事,007扛起他的D3,我拿出了禄来。
远远望去,视野外几公里的帆船看似静止不动,实则全是假象:航行途中,船头不时上仰,有意和大浪作对,仿佛喧宾夺主是常客,它才是这片汪洋的主导者。
看着地平线,想起了以前出海时的景色:这儿周围的陆地给了我地方依靠,而在马尔代夫,四周全然是海,蓝交接着绿,不知下一个落脚点会是哪处的星星点点,可能在那儿唯一的安慰是陪伴在快艇四周的海豚吧。
我拼命地攒着手里的家伙,生怕某次颠簸会让它放飞自我地从手中飞出。
在这比地震还抖的地方,测光可是件难事,两手其下,掏出Nex7对准海平面交界处。。。嗯,1/1000;海平面,1/400;天空,1/2000…索性取个感觉不会有问题的曝光值,直接干得了,到最后,我选了1/800。
一方面是防止过曝——反转片的一大忌,另一方面是防止糊片。
在海面上游荡了半个多小时,是时候拥抱大地了。
这回算是次幸运的出航,没丢啥重要东西,撇开乘船时的那声“扑通”不谈。。。
上岸后检查物品,发现挂在背包外边脚架的脚垫竟不翼而飞,看来那玩意真的很想念大海。
鼓浪屿,5A级景区,厦门必去之地,要说来厦门这几天的遗憾是什么,估计就属它了。
乘坐渡轮上岛——真没想到一天能如此多地接触大海。
在厦门,最看不腻的就是每日的夕阳,船与云与山与海,上下一黑,留给人的是最简单的难忘。
不到十分钟,便抵达了传说中的岛屿。
大意了,刚刚比肩接踵的码头一下子安静下来,不知道游人们的走向,我们开始往岛的右边进发。
没有热闹的小店,没有繁华的商业街,只有反常的宁静。
河的对岸是秀丽的高楼大厦,我们所踏的鼓浪屿,则是不毛之地。
不知通往凡间的路在何方,傻乎乎地绕了半天,还是放弃了。
回到码头,先前空荡荡的广场上又出现了人的踪影,这次,我们将同他们一起回家。
“牛约堡,真香”
四
好好睡一觉,启程飞往南京。
机场外,招手栏了辆随处可见的的士,殊不知在这儿打的死贵死贵的。
在民宿简单安顿,出发去看看东南大学——我父母的母校。
我的父母在东南大学认识了彼此,没有传奇的故事,在那儿,他们都是普通人。
一切都同当年那样亲切,只是因为突如其来的疫情,没能在学校树荫下的大马路上走走。
一路上好像哪儿都少不了猫的踪影,鸡鸣寺的大台阶上,一只看门猫躺在中间,任凭游人摆拍。
当然,如果是拍照的话这样的猫我举双手欢迎。
夜晚的南京下着微微的小雨,路旁的树叶承托着雨滴,车从身边唰唰穿行。
徒步暴走数公里到了地铁站,留下伞兵绝望的神情——地铁站没开。。。
五
针尖大小毛毛雨,出租车上载人魂。
公交站旁,下来了三位年轻人。
要问夏天什么最野,那必属雨后的蚊子。
潇洒地喷着六神,穿过空旷的停车场,走到中山陵园区的大门前,开幕雷击,园区没几个开门。
几位小伙骑自行车经过,给了我们个好点子。
就这样,我们愉快的找起了自行车。
没想到城市里到处是的共享单车到了这儿成了稀缺物种,这么大个地方总共就只有四五辆单车,该怎么找昂。。。
费了老半天劲儿,终于找来三辆能骑的,开始往美龄宫跑。
深入林中,颇有几分大自然氧吧的味道,眼前一坨红色的建筑物是肯德基。
u1s1,这肯德基是我见过最衬得上环境的。
不知什么时候,肯德基居然也卖起了酒精饮料,那我们当然恭敬不如从命,每人点了杯试试。
出乎意料的好喝,另外还附赠了两个盛伏特加的“蛋”。
体验完超级无敌优惠的南京KFC后,我们接着逛起了这大公园。
穿越一条绿茵走道,眼前豁然出现一大片真 青青草原。
夫子庙,又一个网红旅游胜地。
闲逛两个小时,坐定在一家酒吧。
最终,美好的一天就在模糊的记忆和糟糕的文笔下结束了。
伞兵和他最爱的六神 庙饮
中场后记
关于这篇游记的计划一拖再拖,以至于现在已经是第一学期的EOS了。
实际写下来不想整成流水账,写到这里我几乎完全失去了一开始的灵感(可以感受出来文章真的就越往后越水。。。)
然而,旅途只过去了不到一半。
为了避免质量的持续下降,也为了方便阅读,我决定还是先将完成的部分上传,后续部分选择改日再战。
这也是我的博客目前为止最长,规模最大的一篇文章,并首次使用了画廊功能。
有一说一,在写这篇博客时最大的感受就是细节既难找又难写,而且图片压缩很麻烦,用iPhone传图也很麻烦(现在iPhone不是我的日用机)
Anyway,要让文章能够信达雅,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特别鸣谢灵感来源相机Life。
文自s117’s blog:关于相机,关于生活,关于思想以及一切。
评论
这真的是一次很好的尝试,其实我也还年轻啦,大家都还在成长嘛,有一些玩的来的朋友真的超级棒,还有117你的文笔越来越好了,真的很棒